摘要:打非治违是打击和治理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简称,主要适用在于安全生产的专项整治行动中运用,其适用的法律范围和领域范围都非常广泛。但是在当前的安全监管中常常出现“平时不管,有事才管”的不良现象,这种发生事故才搞突击的做法只能让非法违法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得到短暂的收敛,等到整治风头一过便“死灰复燃”,给人们的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由于“突击式”的监管办法不能有效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而成为制约安全发展的重要瓶颈,故凸显建立打非治违整治行动常态化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打非治违是打击和治理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简称,主要适用在于安全生产的专项整治行动中运用,其适用的法律范围和领域范围都非常广泛。但是在当前的安全监管中常常出现“平时不管,有事才管”的不良现象,这种发生事故才搞突击的做法只能让非法违法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得到短暂的收敛,等到整治风头一过便“死灰复燃”,给人们的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由于“突击式”的监管办法不能有效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而成为制约安全发展的重要瓶颈,故凸显建立打非治违整治行动常态化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打非治违的构成要件
保障打非治违整治行动得以常态化进行的基本构成要件是监管机构、监管人员、监管设备、监管权力和监管力度,其核心是解决“有人监管”和“有效监管”的问题,只有保障了这五个要件的存在,安全监管才能正常进行,才能形成安全监管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也自然形成了真正的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监管机构的建立和监管人员的配备是常态化运行的基础,监管设备和监管权力是必备条件,监管力度是监管过程的表现,它们都是构成常态化监管制度的重要条件,缺一不可,没有这五者的落实,安全监管就是纸上谈兵。
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公共安全监管建设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基层人民政府的安监部门面临着管理角色的转型,因为县级各主管部门的队伍建设起步较早,在监管构成要件是没有受到制约,而乡镇的安监部门才新兴建立,安监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完全脱离乡镇人民政府传统的驻村工作,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虽然安监机构已建立但人员配备数量不够,并且有限的人员还要承担其它繁杂的事务,这样由于分散了精力对各种非法和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都无从谈起。
另外由于财政经费投入的不足造成了监管设备简陋,原始简单的监管方法已跟不上非法违法行为的脚步。也有的地方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为基层监管人员配备了监管设备,但又由于监管体制不顺畅,安监机构无法独立动作,造成监管设备不停地被挤占和挪用。监管效果的不明显是因为乡镇干部的工作单位没有发生变更,由于在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过程中建立了密切了干群关系和人际关系,在监管的过程中出现刻意“保护”和害怕“得罪”人的现象,还有监管权力的束缚也让监管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非法和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三、解决办法
一是设置监管机构,二是在按编制配备足够的人员同时要固定人员,还要对安监员实行异地任职,三是严格管理监管设备,保证不因其它工作事项而被挤占和挪用,四是加大监管授权广度,五是加强工作检查,督促落实,增加监管力度。
四、“打非治违”与“回头看”的关系
“打非治违”是工作开展环节,“回头看”是总结环节,在整个整治行动中相联,“回头看”经常出现在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之后,“回头”即是反思,“看”即是观察,一要看成绩,即是对取得成绩经验的总结,二要看问题,主要包括工作的方法问题和工作运行的制度问题,所以“回头看”即是在反思中对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打非治违”的工作总结。取得的成绩固然可贵,但它以被我们占为已有,而对存在的问题不及时总结,将会带来更大的工作损失,所以对问题的反思要大于对经验的总结,因为吸取失败的营养能让组织更具有生命力。
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反思是为了改进监管方法,努力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对提升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看”的环节不可小视。这便要求在检查督察工作是否落实的过程中入微巨细,明察秋毫,能发现问题症节所在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完善监管制度。在“回头看”中应当以监管成效为重要的考核目标,只有监管效果良好才能说明监管机构运行趋于正常,工作成效取决于工作力度即“打和治”的力度,软弱的执行力度不可能见到成效,一次严格执法胜过十次工作安排,故要突出一线监管,板子打到具体人,这样工作开展才能实质性“深入”。
五、结束语
建立了“打非治违”常态化的机制即是建立了公共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常态化机制即是保证监管行为的持久性,是对“打非治违”的时间要求,用常态化的持续性解决监管的间歇性,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只有做到经常“打”,随时“治”,才能让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行为无一漏网。
安全监管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回头看”即是对所有工作经验的积累,它与“打非治违”一脉相承,是最后迈向成功的那一步,也是工作质量的提升阶段,故在对工作的总结中,不仅不能让“回头看”的环节流于形式,还要全方位、多角度地通过自身反省和群众建议,把“打”和“看”实现有机结合,努力提升监管水平,让公共安全监管实现质的飞跃。
公共安全监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已走过了十年壮丽的历程,经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奋斗,安全监管的旧貌已换新颜,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国家的公共安全监管事业建设一定会百尺杆头,更进一步,阔步走向灿烂辉煌。(作者:重庆市酉阳县小河镇安监办 侯朝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