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形式主义?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如果一件事情非常容易办到,大家肯定愿意去执行,而不必搞形式主义,因为没有那个必要。之所以会出现形式主义,肯定是这件事情不好办,可能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较多,沟通协调相当困难,为了避免麻烦,主动成为了形式主义的推波助澜者;也有可能是管理的要求过于复杂,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检验,无法有效地执行下去,迫于压力被动接受了形式主义。
比如小张今天要进行一项特殊作业,他觉得办理这张作业票大概需要花上大半天功夫,而完成这项作业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足够了,他嫌麻烦,于是造了一张假的作业票来蒙混过关。这就是形式主义的推波助澜者。
我们还拿小张举例子,假如小张今天负责一个变更的申请工作,按照管理要求应该先进行风险分析,但小张觉得在自来水管道上增加一个为了防冻的排凝阀实在是没有什么风险,便在申请记录里填写没有风险。负责变更审批的人员看到后说,任何变更都有风险,没有风险肯定是你没有分析出来。小张苦思冥想,最后在申请记录中填写了泄漏的风险,同时考虑了因环境温度过低导致阀门冻裂泄漏的因素,又补充提出了在排凝阀上增加电伴热的保护措施,于是变更申请顺利通过了。但小张心里认为这个变更风险实在是可忽略,却偏偏要写上一大堆文字来衬托程序的严谨性,暗自抱怨这真是形式主义。
不管是哪种形式主义,它带来的危害是肯定存在的。可能会使管理失控、真实风险被掩盖;也可能使管理人员形成路径依赖,养成走捷径的习惯;还有可能唯资料论陷入教条主义。最为严重的是,一个企业如果养成了形式主义的习惯,长此以往成为了一种不良的安全文化,那时想要纠正这种不良的安全文化,付出的代价往往会非常大。
那有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形式主义?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有形式的地方必然存在形式主义,这就像风险不能完全消除一样,从实质上讲,形式主义本身也是一种风险。虽然形式主义不能完全消除,但可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来减少它,不断提高管理实效。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去考虑:
首先,不要一开始就排斥形式主义,因为管理的初级阶段一切程序可能都是偏重形式主义的。《从形式主义到实质主义》一书中讲到:“由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开创并逐渐得以完善的形式主义传统,成为经济社会理论的主导性范式之一,在经济社会科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要是没有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形式主义传统的出现,就不会有后来的实质主义传统的创生,因为经济分析中的实质主义学派的形成正是建立在系统解构形式主义的知识体系之上的。”由此可见,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基本都遵循这个规律——从形式主义向实质主义转变,正确认识它、接受它才是改变它的第一步。
其次,得有一个持续改进、持续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专职优化管理的团队。团队需要能够快速响应、精准处理,发现不合理因素立即追溯和优化管理,不要让执行者等太久,执行者一旦等太久,可能就会陷入一种新的、自洽的形式主义。企业就好比一台内部装满了齿轮的庞大机器,管理体系就是镶嵌在机器内部的紧密配合转动的齿轮,发现问题如不能立即处理,时间一久齿轮会被磨平,传动能力就丧失,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了。持续优化就是在保证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持续做减法,去掉不合理的,减少阻力;保留关键的,压实风险防控的责任。这是形式主义向实质主义过渡的实质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最后,需要有正向的安全文化和超强的安全领导力做指引。什么是领导力?是不是说当了领导就有领导力?其实不然,领导力是带领大家一起做事的能力、是主动承担责任的一种魄力。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力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任务。”这正是发挥高效领导力的关键所在。安全文化和安全领导力能够解决的是管理从形式主义向实质主义迈进的思想问题和推动力问题。
总而言之,形式是管理的外在呈现方式,没有形式的管理谈不上科学管理,有了形式的管理需谨防陷入形式主义。客观来说,形式主义并不可怕,只要努力去改变它,肯定能够得到更加优秀的管理业绩,怕就怕讳疾忌医,排斥形式主义的同时,顺带着把安全管理的形式也否掉了,整个管理又回到传统的经验模式,这才是安全管理发展停滞不前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