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国务院安委办油气储存和长输管道企业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督导第七督导组来到山东青岛,检查中石化青岛董家口原油商储基地,中国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山东天然气管道公司青岛输气管处泊里输气站站场等企业,共发现隐患49项。
“问题整改清单上为何仍有5项没整改?”检查中,针对中国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近期问题整改清单中的一液化天然气储罐罐顶平台上警示标识有脱落现象、个别电缆槽盒盖板有缺失现象等仍未整改的问题,督导组专家刘栋向该企业检维修中心主管乔其永询问。
“原来警示标识被风刮落了,由于位置较高,升降梯无法施工,必须要搭脚手架或用吊车才能解决问题。”乔其永说着掏出手机,其微信聊天记录显示12月1日14时4分,公司已对脱落的警示标志进行了固定,同时对全公司的电缆槽盒盖板进行检查,修复完善了电缆槽盒盖板。
在广西北海“11·2”国家管网集团北海LNG有限责任公司着火事故发生后,中国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立即组织专项安全检查,发现四大类18项安全隐患。
截至目前,该企业已整改15项。但督导组仍在该公司发现隐患10项。其中,针对LPC汽车装车鹤管前端短节内液化烃存在就地排放问题,该公司明确整改期限为2021年2月28日。专家建议,可以采取接管放火炬系统或接入其他设施安全措施进行处理,尽快与设计院对接,整改时间尽量提前至本月底。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第七督导组要求,紧盯问题隐患整改闭环管理不放松,建立工作台账,实施销号管理;从严执法监管,对不落实隐患整改要求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实行顶格处罚,并对典型问题和严重违法行为公开曝光。
针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青岛市第一时间组织发改、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督促相关企业制定隐患整改清单,对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确整改时间和责任人、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