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乌鲁木齐3月25日电(通讯员 肖容)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石油化工基地,油田安全在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疆油田公司消防支队(下称油田支队)作为保障新疆油田安全运营的重要力量,在总队和新疆油田公司的领导下,攻坚克难,多管齐下,不断提高消防队伍战斗力,为新疆油田公司发展提供可靠的消防安全保障,较好地完成了油田消防保卫任务。
强素质 向训练要战斗力
近年来,随着油田的不断发展,深层天然气的开发,石油化工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油田消防保卫面积日益增大,灭火救援任务不断加重,油田支队根据变化的火灾特点,贴近实战,超前谋划,通过组织科学系统的训练,积极做好灭火战斗准备。
油田支队积极推行战训业务“三化”(标准化的训练科目、标准化的训练器材、标准化的训练场地)工作,针对员工的身体状况和各自分工的要求,按照训练大纲制定标准的体能科目,比如攻坚组训练进行5公里负重25公斤跑、搬运50公斤重物跑、救援负重跑等,各大队都建立了标准的体能训练室,配备了标准的训练器材,为员工提高身体素质提供硬件支持。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灭火救援的基础,过硬的技术水平是灭火救援的重要保障。支队针对每一项专勤器材,制定了标准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加大专勤设备操作的技术训练。在训练中要求操作人员从器材装备的技术性能、操作规程、实际操作、维护保养等几个方面进
行细致示范讲解,利用报废的车辆、门窗、管线、简易装置开展顶撑、破拆、堵漏、救生等专项技术训练。与此同时,油田支队根据油气场站、石油化工装置的特点及各执勤站点的车辆、人员配置情况,开展相应的日常战术训练。如针对支队辖区范围点多、线长,执勤点分散,执勤人员相对不足(基层中队人员10人,车辆4台)的特点,着重加强了战术编程训练;在沙漠腹部中队开展火场供水战斗编程训练;针对在固定消防设施完好和遭到破坏时两种情况下,所采取应急措施等的战术训练。
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训练,支队灭火救援水平日益提高,员工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等素质不断完善,为更好的完成保卫油田安全生产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器材 向装备要战斗力
消防装备是灭火救援的重要保障,油田支队始终注重装备管理规范化,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使装备适应全天候灭火救援的需要,发挥装备的最佳性能。
油田支队通过制定《新疆油田公司消防支队装备制度汇编》、《灭火抢险救援器材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现对装备业务考核标准及细则进行细化和量化,车辆、器材、油料、灭火剂和应急物资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管理数字化,做到“管有标准、考有依据”。
支队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渠道开展相关人员装备培训,邀请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个执勤点巡回进行现场指导,为员工解疑答惑,
选派业务骨干下基层蹲点培训,同时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注重优秀员工手把手的传、帮、带作用,提高培训效果。
近年来,油田支队未发生一起因装备管理或人为操作失误而引发的事故,装备完整好用率达95%。
抓建设 向队伍要战斗力
油田支队从50年代初期建队就是由一批复转军人组成的,60多年来,经过一批又一批老同志的“传、帮、带”,形成的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技术精湛、敢打敢拼的消防队伍形象得到了传承,支队党委在认真做好经常性的防火、灭火、现场监护工作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的行政管理工作,把队伍建设的各项要求具体化、制度化。
支队从发展和实际管理的需要出发,提出了队伍“四化”(语言规范化、行动军事化、工作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支队出台了《基层规范化建设达标实施细则》,规范一日生活制度,严格内务、队容队貌、警容风纪的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检查、考核制度,遵循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上实行标准统一。大队坚持“一日生活制度”,日有安排、周有计划、月有考核,支队季度进行考核验收。
与此同时,支队还开展了“12345工程”、“家属联席会”、“爱心互助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暖心工程,做到单位与员工互相体谅,单位与家庭相互了解,员工之间互相帮助,形成了一支团结,稳定,和谐的企业专职消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