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要求宣贯通俗更具体
结合装置运行实际,该站召开专门会议,在落实“七想七不干”工作中,提出职工要紧扣“想”字,明确“两组”重点,把握一个落脚点“不干”的学习方法。即:在现场作业中,首要工作是进行“七想”,然后明确禁令与遵守,风险与清楚,措施与完善,环境与合格,技能与具备,用品与配齐,确认与落实两组内容的递进、衔接关系。只要前者不具备,有隐患,后者执行就要无条件停止,保证现场作业和装置运行的绝对安全。并且还要求岗位人员只要在作业环节中发现潜在风险时,可以立即决定“不干”,停止作业,待整改完毕后方可进行作业。
“站领导结合站内实际细化和总结了“七想七不干”的工作要求,让我们更加清楚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比如明确“两组”重点,只要我们把重心放在这二十八个字上,执行到位,就把“七想七不干”落到了实处。”该站安全员吉之强很有感触的说。
事故案例为员工学习当“模特”
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怎么样让“七想七不干”在细化中看得见、摸得着。该站把事故案例当“模特”,结合采油厂《30未遂事故汇编》中的《50万方轻烃回收装置压缩机出口汇管刺漏》、《30万方压缩机发动机皮带轮断裂》未遂事故,让员工对照“七想七不干”从潜在的各类风险入手进行仔细剖析,引以为戒,在工作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谈到30万方压缩机皮带轮断裂未遂事故时,曾经历此次险情处理的30万方班组班长张奇勇说道,做好“七想七不干”,就必须定时定点巡检,在操作中,还要不打折扣的执行“先检查、再操作、再检查”的操作规程。学好标准,用好标准,按标准办事,让事故没有滋生的土壤。
“七想七不干”成班组必修课
抓基层,抓员工,七想七不干成为班组必修课。近日,笔者了解到,该站班组在每天的班前会上,新加了一项“课程”,对“七想七不干”进行学习讨论。在班前会上,班长组织职工对各岗位作业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和危险从安全禁令、安全风险、安全措施、安全环境、安全技能、安全用品、安全确认等七个方面进行预想和预测,并让员工结合自身工作和站内正在开展的施工作业为例展开讨论积极发言,对此进行风险评判。通过班前会中七想七不干“新课程”的引入,有效实现了全站风险评估的信息共享。而且进一步规范了员工的操作行为,杜绝和减少了不安全行为和事故的发生。
“在昨天的巡检中,我发现在更换干燥塔分子筛的施工现场,有一名施工人员的安全帽颈带脱落,我给他换了一顶班组的安全帽,今天早上我将继续对他们进行跟踪监督。”该站30万方班组新员工杨雪在8月12日的班前会上发言说到。
据了解,该站安环室,还将西北油田分公司HSE会议精神和“七想七不干”内容全部打印下发员工人手一份。并专门有班组设立的“兼职安全员”对同事的学习执行,贯彻落实进行监督,保证把“七想七不干”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