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甘肃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8%、13.6%、5.6%和42.4%,“打非治违”行动成效初步显现。为进一步强化“打非治违”工作落实,下半年省政府将对甘肃“打非治违”工作进行第二次全面督查,组织“回头看”行动,防止非法违规行为反弹。
甘肃“打非治违”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在“打非治违”工作中,甘肃对全省重点行业领域加大了检查力度。截至6月底,煤矿方面,全省共检查煤矿企业296户,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17家。非煤矿山方面,共检查企业1817家,查出无证、证照不全或者证照过期的160家,查处盗采矿产资源行为47起,查处擅自开工建设或施工的非煤矿山企业及尾矿库42处(座)。危险化学品方面,共检查企业9100余家,责令改正、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3792起,关闭非法违法企业13家。冶金方面,集中对金昌、嘉峪关、白银、兰州、定西、陇南等市州冶金(有色)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责令改正、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110起,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3家。
道路交通方面,查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86.2万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15项,已整改80项,协调其他责任单位整改27项,列入省高管局专项整治项目8项。此外,旅游部门先后检查旅游企业312家,查出违规企业5家。矿产资源方面,对110处采矿许可证过期的矿产企业下发了停产通知;及时开展全省矿产资源勘查整治,立案查处矿产卫片监测的违法案件110宗,罚款188.56万元。水利部门还查处违法违规采砂行为63起,对全省病险淤地坝、淤地坝工程建设及水保建设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
要力争全年不发生重大事故
今年5月,甘肃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后,省安委会办公室及时对全省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5月底,省政府组织对尾矿库相对集中的陇南、天水、定西等重点市州进行了全面排查,督促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加强安全监测,完善防范措施。为了改进尾矿库监控手段,省政府及时为10个尾矿库重点市州、35个尾矿库重点县区安监部门配备了尾矿库安全监测设备。
省安监、国土、气象部门还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如发生影响安全生产的地震、泥石流、强降雨等重大自然灾害和极端恶劣天气时,将第一时间向全省发出“安全生产预警通知”。同时,针对个别市州和部门“打非治违”没有覆盖到所有行业和企业,存在盲点和死角问题,省安监局提出,下半年将继续完善“打非治违”联动机制,防止非法违规行动反弹。同时,将加大对非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付建华一行对甘肃的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希望甘肃能继续保持好的成绩。“对于甘肃而言,全省的安全事故要继续保持下降,同时保持今年上半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事故的好成绩,继续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力争全年不发生重大以上的事故,做到这点就必须把‘打非治违’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