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化工厂生产农药时焦油状废物分解泄漏事故
来源: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浏览: 4386 发布于2013年08月26日
国外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之四----
日本一化工厂生产农药时焦油状废物分解泄漏事故
一、事故经过和危害
1973年5月10日19时45分,日本大分县化工厂制造农药时的焦油状废弃物在储槽内开始自然分解。由于分解反应失控,分解出有恶臭的气体,通过维修孔盖子的间隙喷出来。在下风口住宅区的居民一时来不及避开,发生急性咽喉炎等症状的病人有42人之多。
二、事故原因分析
农药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含有水溶性的甲基乙羧酸钠。为净化废水,经硫酸和过氧化氢处理得到融点为54℃的二聚体DMTA。这种焦油状废弃物加热至60℃存于储槽中,达到一定数量后再去烧掉。
贮槽为立式圆筒状,直径1500mm、高约1700m、容积约2000L,内有搅拌机和加热用的温水夹套。发生事故时,贮槽内装有焦油状物约500L,废水约100L。这种焦油状物在与水共存的状态下加热到80℃以上时,会发生强热的水解反应和放热反应。分解出H2S、CS2、CH3OH、CH3SH、CH3SCH、CH3SCH3、CH3SSCH3等气体,其中H2S(54%)和CH3SH(24%)具有强烈的恶臭。
夹套内通入压力为0.6MPa蒸汽和工艺水。发生事故的当天,因清洗现场污物而使用部分工艺水,这样使蒸汽过剩,贮槽夹套的水温由70℃上升到90℃,促使焦油状物发生水解反应。后来虽然水温又降为70℃,但因为是放热反应,储槽内自然发热部分逐渐扩大,引起分解反应失控,分解气体的压力急速提高,水封装置破裂、维修孔盖被鼓破,从间隙处喷出气体,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