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四川省安科院某领导假借空壳公司,打着该院的招牌,用着该院的人马,违规参加该省梓潼县等地多家加油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在其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
该报道一出,涉事单位及个人立马遭到大量关注安全生产的网友批评和指责,更有少数网友直接将导致这一包办事件的直接原因归咎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
安全生产标准化这部“好经”,被一些“歪嘴和尚”给念歪了,确实应该引起重视和反思,但如果因为部分“和尚”把“经”念歪了,就把原因归咎于初衷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进而对其全盘否定,则实属不该了。
“包办标准化评审”事件的发生,无论是安监系统、相关评审机构,还是关注安全生产的网友,都应该辩证地、正确地看待,只有准确地认识到此次事件的根本,才能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就安监部门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目的和意义,加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杜绝安监干部插手干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过程和结果,从源头上禁止职业道德较差的评审机构参与管辖区域评审工作。
就评审机构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该起包办事件给评审行业声誉带来的恶劣影响,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正当利益与非正当利益的关系。认真坚守职业道德,对违规操作评审之类的事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争当企业尊敬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专家、顾问,而不是只拿钱不办事或者拿了钱办坏事敛财团伙。
就关注安全生产的网友来说,应该准确认识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与评审机构借机违规操作本质上并没有因果关系。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大量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确实实得到了大幅提升,不能因为少数违规评审事件,就去否定已经取得长远实效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打开四川省安科院官方网站,机构设置栏目下“成为安全领域最受尊敬的研究院”十几个大字赫然在目。打个标语、喊个口号实在太容易,而如何才能做到与标语、口号名副其实,恐怕将是四川省安科院和它的小伙伴们应该深刻反省的问题。
(网评员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