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对此,北京金源化学集团董事长张和平,北京化学工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刘文超等业内人士8月2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新版目录,北京市今后不会再出现新的化工项目。而已有的生产型化工项目也必须加快改造提升的步伐,或者抓住合适的机会外迁转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新版目录从严禁限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行业,化工首当其冲。记者梳理发现,目录将新建和改扩建纺织、石油加工、炼焦、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等项目列入禁止之列,意味着北京市从此不会再出现新的化工项目。
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指出,对于化工行业,北京市将围绕就地淘汰、转移疏解、技改升级三个方向稳妥有序推进调整优化。对已有项目技术有待提高的要抓紧进行技术改造,有一定的污染、效益也比较低下的企业要坚决淘汰、关停。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北京,对化工行业而言将是科研、设计等业态以及央企总部基地,将主要体现为软实力的发展,生产型业态会不断淡化甚至最终消泯。为加快这一进程,地方政府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对化工企业和项目给予扶持,尤其在环保方面实施技改升级,实现达标排放。
张和平表示,京津冀一体化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带来了契机,但河北和天津的环境容量有限,面临的环保和节能压力也很大,特别是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发生后,公共安全问题被提到更高的层次。北京市的化工等产业要如何转移、疏解出去,是一个很现实的难题。
为此,金源化学近年来一直在寻找疏解之策,公司从精细化工业务起步,再到环保、能源等领域,走出了一条持续转型升级的路子。公司除在北京光机电产业基地建有工程技术中心外,还分别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以及昊华工程公司战略合作,在上海、重庆、山东淄博设立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把生产性的业务提前疏解出去。
刘文超表示,北化集团“十二五”就在积极谋划京内产业转型和京外产业布局。其京内产业定位于发展都市特色化工产业,着重发展城市运行服务、贸易物流、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制品、社会化服务等业务板块;京外产业布局有序推进,把在国内同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逐步向京外转移,先后将阻燃工程塑料产业转移到浙江,将聚氨酯黏合剂产业搬迁到河北、广东和重庆,将染料靛蓝生产基地搬迁到宁夏,BPS阻燃保温材料项目在天津建成投产,高等级乳胶手套生产线在安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