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危险化学品救援技术竞赛在宁波举办。赴竞赛现场指导评判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王海军表示:“经过十年的推进,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安全生产专兼职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954支计6.8万余人。以国家队为核心、行业队为骨干、企(事)业队为基础的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功能综合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是安全生产,尤其是危险化学品和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中坚力量。2008年至2014年,全国危险化学品救援队伍共参与事故救援67815起,抢救遇险被困人员174747人,其中经救援队伍直接抢救生还7640人。”
四方面继续顶层设计
王海军透露,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正在考虑继续从四个方面做顶层设计。
一是合理布局救援力量。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科学合理布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力量,在油气长输管线集中汇聚点、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危化品产业聚集区等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企业集中地区,建设危险化学品专业救援队伍和实训基地,配备大型、先进适用应急救援装备,开展区域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服务。
二是进一步完善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危险化学品的产业布局、石油天然气管道交汇布局,以及以此形成的产业聚集区都有区域集中的特点,针对这个特点着力完善区域安全生产联动机制建设。我们探索了京津冀地区、一带一路周边地的安全生产联动机制,主要是区域信息通报、决策会商、指挥调度和联合处置机制,提升区域协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
三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相关机理与理论研究。开展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的技战术和物资储备理论研究,有利于指导事前各项准备。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在很多地方都有储存成品油、原油、天然气等储存设施,要研究大型储罐火灾、长输管道泄漏等事故发展机理,同时组织开展对先进装备进行科研攻关。
四是提升救援装备科技保障水平。国家正积极协调各级财政加大应急救援事业的投入,为救援队伍配备专用消防车、消防炮、侦检防护设备、通信指挥设备等先进救援装备,以此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中小化企最需“补漏”
王海军针对我国当前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出:“目前存在预案编制前的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不到位,预案针对性、实用性、预案之间顺畅衔接不够到位,有效预案培训和演练不到位以及预案持续改进机制尚未形成四个漏洞。特别是有些中小化工企业没有自己的专职救援队伍,也没有兼职救援人员,甚至没有与所在地的专业救援队伍签署服务协议。”
他认为,当前最急迫的问题就是切实提高这些企业第一时间应对和处置事故的能力。
一是要加强岗位技能培训,保证员工在遇到事故以后第一时间的处置到位。
二是要强化救援力量建设。按照新《安全生产法》规定,100人以上的危化企业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100人以下的企业也要建立兼职救援队伍或与周边专职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三是要加强队伍训练。通过举办救援技术竞赛、观摩学习、实训演练等方式,提高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加强队伍间的交流。
四是要完善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预案的制定要有一个基础,就是风险评估。有些企业还没有了解企业的危险是什么就制定了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有了预案以后不能束之高阁,要定期组织一线员工开展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开展应急知识普及和应急技能培训。
五是要完善应急物资储备。
园区应急管理创新有成效
截至目前,全国有省级以上化工园区380多个。2012年3月以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广东省、惠州市开展合作,在惠州大亚湾化工园区开展了应急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经过2年多的探索,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在建设规划、体制机制、资源整合、队伍建设、规章标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形成了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应急管理新模式。王海军概括了新模式下取得的五项成功:
政府主导的园区业主委员会发挥了核心作用。成立了以大亚湾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石化区应急救援联动委员会和园区内所有企业负责人参加的石化区业主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园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大事项,有效解决了以往应急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程序不明、落实不好等突出问题。
注重风险管理。在对化工园区进行安全风险总体评估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中长期规划。将应急管理中长期规划纳入园区开发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中,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潜在风险和有害因素,促进园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托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惠州基地,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以应急处置和应急培训为主要业务的实体企业,组建了以危险化学品侦检、分析、堵漏、洗消、转输和灭火等专业服务的专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实现了专业化救援和市场化运作,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共建共享和合作共赢的局面。
实施园区一体化管理。按照“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快速反应、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统筹园区各类应急资源,整合安监、消防、环保、海事等部门的应急救援力量,引导和规范新入园企业共同出资购置高精尖应急装备,建立了化工园区应急物资统一储备库,“以仓代储”,提升资源配置效益。
注重园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化工园区封闭管理、环保应急装备配备、消防管网整合改造、公共应急池建设、海陆消防站建设和园区应急预案修订等20余项应急救援基础性配套工程建设,改善了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工作条件,为化工园区事故预防和应对处置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家认为,大亚湾的试点经验为我国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工作提供了很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