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26日天津大华化工厂储存化学品爆炸事故
来源: 中国安全生产商务网 作者: 付希燕 浏览: 7868 发布于2015年08月27日
1996年6月26日,天津津西大华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死亡19人,受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120多万元。
事故经过:
天津津西大华化工厂始建于1991年2月8日,属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乡大倪庄村村办企业,有职工36人。共有2个生产车间,1个备料车间。自1996年1月1日开始,厂长唐某某等3人与村农工商总公司签订了承包该厂的协议,1996年计划总产值650万元,承包上缴利润22万元。该厂有长36m、宽10m的大厂房一座,内分为三个车间,位于中间的为备料车间,内存有1t左右氯酸钠,1t多二硝肖基苯胺,1t多不合格的溴代物、1.5t从沉淀池和水沟挖出的废溴代物等。
由于市场不景气,产品滞销,该厂从1996年5月28日停产。本地职工一般回家,外省民工有些在外打零工,但都住在厂内,一般不进车间。6月26日下午,一名女工16时左右回厂给工友做饭,当她去洗菜时发现,备料车间北面西侧窗户往外冒黑烟,便大声喊救火。听到喊声后,在厂办公室的厂长唐某某等人及在宿舍等处的其他职工和村民约20余人跑向冒烟车间,有人发现是备料车间的氯酸钠冒烟,于是向着火点泼了几桶水,但灾情继续发展。厂长喊人用铁锹运沙子压火,约几分钟,听到两声巨响,发生爆炸,一股黑烟冲向天空。事故造成19人死亡(其中3人在送医院途中死亡),14人受伤;厂房被毁,厂内其他建筑物被严重破坏。
事故分析:
根据事故调查组现场勘察和技术分析,这起事故的爆炸过程、致因因素和原因如下:
(1)爆炸过程。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木头、塑料袋、编织袋等)等形成爆炸混合物,在高温时产生燃烧,放出黑烟。工人救火时向混合物泼了呈酸性的废水,强氧化剂加酸水生成氯酸,氯酸等在高温时发生爆炸(这是第一声响)。
(2)爆炸致因分析。天津6月26日之前几天持续高温,26日当天温度为33℃,厂房房顶是石棉瓦,隔热性差,估计室内温度在40℃以上,高温促进了氧化剂的燃烧过程。氧化剂氯酸钠和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发热,热量又加速了其氧化反应;该循环反应最终导致有机物和可燃物燃烧。救火过程中泼向强氧化剂的酸性水加速了氧化剂的氧化分解进程,产生大量氯酸,氯酸在40℃以上极易发生爆炸。
(3)主要原因。一是管理混乱,强氧化剂和有机物混放造成重大事故隐患。二是易燃易爆物品的包装。存放不符合国家规定。按规定强氧化剂应用牢固干燥的铁桶进行外包装,还要内加一层塑料袋和牛皮纸袋进行防潮,而该厂使用的强氧化剂只用塑料袋和编织袋两层包装,不符合要求。三是厂区布局不合理,厂房、办公室、宿舍、仓库距离太近,这是爆炸后导致厂内建筑物被毁的主要原因。四是职工素质低,安全和救灾知识缺乏是导致众多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中小型化工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技术、条件、人员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在工厂建立之时就存在着先天不足,包括厂区布局不合理,管理制度不严格,操作不规范,人员素质低,技术水平差,同时由于赚钱心切,不管不顾,也不讲安全,所以最容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对此,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一方面要严格管理,纠正企业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在这起事故中,如果企业对职工进行了认真的安全教育,职工掌握了该厂主要原料和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懂得事故发生时的对策和注意事项,就不会盲目冲向已经冒烟的车间,更不会向燃烧处泼酸性水来加速灾变过程,从而导致事故范围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