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商会(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of China)2月下旬表示,中国化工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许多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也无力引进产能利用率较高的特殊化学品。
在2月22日出版的一份题为《中国的产能过剩如何阻碍党的改革进程》的报告中,中国欧盟商会指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约25000家化工企业,而其中大部分企业的产品相同。该报告指出:“它们(这些公司)的客户群体数量有限……由于研发能力薄弱并且缺乏先进技术,只能选择重复投资低端产品的道路。”
同时,波士顿咨询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在另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西方企业把重心放在大宗化学品领域,并且“坚持走投资装置和专利技术的老路——因为这曾经是一条屡试不爽的成功铁则”,这些都加剧了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该咨询公司表示,如今所有国际市场中股东总回报最高的领域已经“从大宗品转向了特殊化学品”。
中国欧盟商会指出,这对中国化工企业的盈利性和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身的独特定位。
信用保险公司安卓(Atradius)在此前的一份纪要中称:“尽管政府努力加快西方专有技术的获取,但缺乏先进技术仍是制约中国化工行业的重要因素。”该公司表示,中国的很多企业没有研发投入,对进口技术严重依赖,导致效率低下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其补充道:“大部分中国化工企业生产的是低端产品,部分生产商的利润率仍在极低水平。”
中国欧盟商会的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中国化工行业供应增长速度超过需求。化肥、尿素、甲醇、氯碱、纯碱、电石、轮胎、氟化氢、磷酸铵以及甲基硅单体等10个产品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
报告援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及《中国化工报》最新数据称,2014年,报告涵盖的16种化学品中,有11种化学品的产能利用率在73%以下。该商会表示:“对于一个下游工业应用广泛的行业而言,这意味着严重的资本错配。”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抑制部分化工领域的过度投资问题,但许多产能在30- 60万吨/年的小型装置依然存在。“这些低效高污染装置要么由一些私人企业非法运营,要么由地方政府运营,以拉动当地GDP增长。”
此外,因地方政府被授权批准新增化工投资,化工产能过剩的情况并未有大的改善。中国欧盟商会表示:“部分原因在于许多地方税收依然严重依赖化工投资——尤其是那些对诸如煤、盐和磷酸盐等当地资源进行简单加工的行业。特别是在煤化工领域,产能的扩张往往是由当地政府推动的。”
此外,该机构还指出,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下,中国的一些老旧装置仍在超规扩能,以避免被关停的命运。“这些因素导致了若干严重的安全/环境风险,这从近年来化学品事故发生数量的增长中也可得到反映。”
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9%,创25年来最低。2014年增长率为7.3%。经济放缓导致制造业活动的萎缩。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1月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4,较前一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2012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且工厂活动连续第6个月收缩。